健康频道

您的位置: 首页 就医版健康频道预防保健详细

工医科普 | 高温酷暑来袭,警惕热射病!

发布时间:2023-07-06 08:51 本文来源: 宣传科

 

案例一:

6月5日凌晨2点,柳州市工人医院EICU电话响起,急诊抢救室请求急会诊。抢救室内平车上躺着一名中年患者,长期在螺蛳粉小镇做货运装车工作。当装完最后一车螺蛳粉,自觉恶心、乏力,回家一睡不起。家属发现情况不对,遂连夜送我院急诊科抢救室完善检查。

 

经过相关检查,患者尿素40.9↑ mmol/L,肌酐1213↑μmol/L,钾7.15↑mmol/L,肌酸激酶3610↑U/L,肌红蛋白>3000↑ng/ml。接诊医师不禁头皮发麻,患者目前已出现意识、呼吸障碍,肾功能衰竭表现,随时有心跳骤停风险……

 

案例二:

7月2日,一名北京地接导游,在颐和园带团游览时因中暑送医,经抢救无效而离世……

 

案例中,他们都遭遇了相同的疾病——热射病。

 

今天,柳州市工人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阮海林跟大家科普一下,什么是热射病?如何预防热射病?

 

什么是热射病?

 

我们常说的中暑,包括先兆中暑、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,统称为热致疾病。热射病是最严重的热致疾病类型,具有很高的病死率,其发病率和危害性可能远超预期。

 

 

调查资料显示,高强度运动中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是热射病而非心血管意外。由热射病导致的死亡可能超过所有自然灾害导致的死亡总和。

 

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,热射病分为经典型热射病(CHS)和劳力型热射病(EHS)。

 

经典型热射病CHS主要由于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。常见于年幼者、孕妇和年老体衰者,或者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个体。

 

劳力型热射病EHS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。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,比如在夏季参训的官兵、运动员、消防员、建筑工人等。

 

 

高温高湿天气极易发生热射病

近期,柳州出现近年罕见的高温,柳州市气象台2023年6月起连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。阮海林主任提醒市民们,请做好防范。高温天气热射病发病率明显升高。同样,居住环境潮湿,通风不良,没有电风扇、空调等降温条件,也容易发生热射病。

哪些人群易发生热射病

户外高温酷暑,户外作业人员最容易发生热射病,但是,除了户外作业人员,在室内的年老体弱者同样不能忽视。

 

中暑发展到热射病会有哪些表现?

1、前期主要表现为头晕、乏力、大汗、口渴、注意力不集中。

2、此后体温调节失控,出现发热,但没有意识转变,进入中暑阶段。

3、如不加干预,体温将持续升高,可达40-42℃,伴意识障碍、抽搐。

4、最后发展成为热射病,常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,死亡率很高。

 

 

怎样预防热射病?

 

1、经典型热射病的预防

有时气温没有超过30℃,但特殊着装(如透气性差衣服、防化服、防核辐射服、防火服等)、特殊岗位(如救火等高温作业)或特殊环境(如温室、封闭的厂房\车厢\操作间、坦克内)等原因,局部温度往往超过30℃,也容易发病。

(1老年人、有基础疾病者、虚弱或卧床者、婴幼儿、酗酒或吸毒者、孕产妇,以及服用某些影响体温调节的药物(抗胆碱类药物、抗组胺类药物、抗精神病类药物、β受体阻滞剂、利尿剂等)。在夏季要关注这些群体的居住环境,使用空调降低室内温度,适时增减衣服等护理工作;注意多饮,避免脱水;如发生感冒、腹泻、发热等及时就医。

(2)避免儿童单独在汽车内或狭小空间内。

 

2、劳力型热射病的预防

(1)合理安排工作运动时间:组织热射病预防知识培训,尽量避开气温较高的时段,缩短在高温环境中连续工作、运动时间。

(2)关注重点人群:高强度作业人群,如建筑、环卫、装卸等应列为重点关注对象,发生感冒、发热、腹痛、腹泻、负荷过重等个体工作中适当予以照顾。

(3)及时补水:水对于防治热射病十分重要。在高热高湿环境中进行高强度工作,每小时脱水可达1~2L,建议每小时补含钠饮品1L。但是,运动中补充大量纯水易引起低钠血症,可诱发热痉挛和热晕厥。出现低钠抽搐时,可口服等渗盐液或者口服榨菜+矿泉水快速补钠,以缓解痉挛。

(4)重视体温监测:在工作、运动中对表现异常人员(面色苍白、面色潮红、精神/行为异常、自觉身体不适等)测量体温(最好是核心温度),可预防或早期发现热射病。

 

 

最后,阮海林主任提醒,不管是哪个类型的热射病,均要重视院前急救。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,迅速给患者降温(如凉水擦拭、冷敷、淋浴等),不要在昏迷患者的嘴里放任何东西以避免误吸,然后迅速送医或者拨打120。

 

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

工医科普 | 高温酷暑来袭,警惕热射病!

预约挂号

门诊排班

就诊须知

交通路线

来访预约

医患交流
微信公众号
智慧医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