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您的位置: 首页 公众版新闻中心医院新闻详细

坚守在一线 | 今天,一起来听听工医抗疫一线医生的心里话……

发布时间:2023-01-12 09:01 本文来源: 宣传科
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征程。时代召唤虽有不同,但工医力量却是一脉相承。

 

在本次战“疫”大考面前,工医一线医生不畏艰险,冲锋在前,始终坚守在疫情救治第一线。各种场景、各个角落尽享担当,他们用实际行动,默默守护着龙城人民的生命健康……

让生命恢复光彩与希望

是我们坚守的意义

 

鱼峰山院区急诊科病房 方量

原以为在急诊工作20年有余的我什么大场面没遇到过,直到上个月,救护车全部出动、急诊门诊人满为患、抢救室灯光彻夜通明、新启用的急诊重症监护室(EICU)“一床难求”、所有监护仪、呼吸机24小时不间断作业......这样的景象同时出现在面前真是让人不禁打了个寒颤。

 

特殊时期,医院对危急重症患者应收尽收,应治尽治。急诊科病房顿时工作量成倍增加,每个医生平均管8-9个病人,其中一半以上都是上呼吸机的危重患者。越是艰难,我们越是抱团取暖,苦中作乐。深静脉穿刺的时候你给我帮个忙,气管插管的时候我给你搭把手,大家随叫随到。护士长经常问我现在谁值班,我说,“我们都值班”。有一段时间我们科5个医生同时“阳了”还在坚守岗位,每天回值班室“一起吃退烧药”变成了我们互相鼓励的仪式。

 

 

我们也难受过,抱怨过,崩溃过,沮丧过,但是最终还是都留了下来,只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放不下危重患者,希望我们可以通过多一点的努力,守住这最后一道防线,为他们重启生命之门。

 

有人说,有什么想不通的事儿,去一趟急诊科就会豁然开朗了。这里,有突发心梗的打工青年,有熬夜猝死的网络主播;有过度酗酒生命垂危的小伙,也有因失恋而放弃生命的年轻女孩。这里汇集了你所能想象的一切,疼痛、离别、爱、坚守、希望......从日落西沉到黎明破晓,这个冬天,急诊人用爱坚守,24小时不停歇的脚步,让一条条生命重新恢复了光彩与希望,这就是我们坚守的意义!

 

抗“疫”一线

最美哺乳期妈妈

 

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病区 廖潇潇

要是放在过去,我可是两手插兜,与病魔大战几天几夜都不叫累的,而如今,我有了自己的软肋,我那刚满一岁的可爱宝宝……

 

自2022年12月疫情放开以来,新冠感染患者骤增,在医院紧急部署下,成立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病区,开科当天不到几个小时,科室就住满了50位患者,且大多是八九十岁以上的老人,基础疾病多、病情严重,需要大量的医护力量支持。那段时间,很多同事带病坚持工作,我也不例外。

 

相较于工作的苦累,对女儿的亏欠才是让我最难受的,新冠疫情发生以来,我都在一线工作,天天很晚才能回家,女儿的“粮食”不能随时供应,之前不喝奶粉的孩子,还是被逼适应了喝奶粉。

 

记得在我人生至暗时刻,我自己被感染了,全身不舒服,白天要忙工作,晚上回到家还要照顾正在高热的宝宝和父母。宝宝高热后,哭哭啼啼,凌晨三四点,我经常用背带背着她,好不容易哄睡了,天也快亮了,我又要去上班了。

 

虽然生活充满了各种心酸,但还是有许多温暖的瞬间,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力量,1月11日上午,86岁的患者朱阿婆(化姓)经过我们的精心救治康复出院了,出院前,她孙子代笔写了一封感谢信送到我们手里。当时,朱阿婆抱着我们,流下了感激的泪水。原来,幸福的感觉就是这么简单……

 

这段时间确实很难,但我从没想过后退,因为我是一名党员,哪里需要我,我就去哪里工作,患者需要我,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。特殊时期,我必须全力以赴,尽职履责,用行动践行自己的“初心”和“使命”。

 

这是人民最需要我们的时候

我们必须为之而战

 

重症医学科 葛鸿飞

重症医学科是一个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奉献、特别能战斗的团队,我很荣幸成为其中一员,跟同事们一起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并肩作战。新冠感染高峰期来临,科内医护人员接二连三倒下,大家主动换班,顶班。轻症的不休息,严重的身体稍有好转立即回到岗位,办公室的咳嗽声至今没消停过。

在ICU床位“爆满”的情况下,医院门急诊患者仍不断增加,一个夜班下来光是跑会诊就是10-20多趟不等,走在路上还在担心思考着这个患者血氧不好要俯卧位,那个血压不好要处理,万一患者情况不好的话怎么和家属沟通谈话,当时真是恨不得像孙悟空一样“七十二变”,这样就可以在每一位患者需要帮助的时候立马出现在他们身边。

 


 

ICU是守卫患者生命的最后的一道防线,既是死亡边缘,也是生的希望,为了哪怕一丝生的希望,都要全力以赴。在这里,一线二线三线医生“十八般武艺”齐上阵:气管插管、深静脉穿刺、血透管置管、picco置管、纤支镜、ecmo置管等等。虽然每天面对超负荷的工作量,但是大家都毫无怨言。因为我们知道,这是人民最需要我们的时候,我们必须为之而战!

 

 

儿科变身呼吸科

全力以赴救治“大宝宝”

 

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六病区 王琦

过去,我们一年365天面对的都是孩子们。而在这一轮奥密克戎感染的初期,儿童患者很多,医护人员均是超负荷运转,随着儿童危重症高峰期过去后,我们还来不及喘一口气,便又承担了一个全新任务:成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六病区,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成年患者!

 

记得病区刚成立的时候,恰好是我们儿科发热门诊刚刚挺过高峰期后没多久,接到科室通知说要安排我到呼吸六病区上一线的时候,我是有些紧张的。记得当时我们科主任劳金泉博士坚定地对我们说:“这次儿科二病区改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六病区,既是对我们的挑战,也是一次难得的成长机会。”

 

因老年人不同于儿童,具有病史长,慢性病多,询问病史容易抓不到重点,我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温习了一遍内科学等理论知识。得益于在2022年援沪抗“疫”的经历,当时支援方舱后转战到定点医院,在那里跟随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温中薇主任、汤莹副护士长查房,以及与各相关科室同志沟通,积累了大量的专业的工作经验。

 

 

记得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六病区开科当天,就有大量患者陆续入院,那天医生和护士都非常忙碌。由于入住的患者病情都比较危重,我要时刻关注他们的病情变化,可以说是全天候超长待机,丝毫不敢懈怠。

 

之前,有的病房里孩子没有家属陪伴,我们要扮演患儿的“临时父母”。如今,我们又成为老年患者的“临时儿女”,给予他们精心救治的同时,还要给予他们贴心的照顾和陪伴,鼓励他们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,早日回家过个好年。

 

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

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

 

妇产科中医师 苏汝旺

我是一名中医师。2022年11月,在医院的统一调配安排下,我来到了发热门诊支援。在发热门诊每天接受脑力与体力双重挑战的同时,我不断突破自己的专业壁垒,感受职业价值。为减少患者候诊时间,我们预检分诊平均2-3分钟就要看一位患者,在岗的每分每秒都需要保持高度集中,及时识别和分流危重症患者,不敢有丝毫倦怠。

 

12月中旬,医护人员接连感染,急重症病患数量仍不断攀升,医疗“防护墙”几乎濒临溃破,我想起导师以前跟我说“关键时刻中医要顶事儿”,便主动请缨,跟领导提出采用中医介入治疗新冠感染患者,尽我所能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,为人民健康的防护城墙添砖加瓦。

 

 

结束发热门诊工作后,我紧接着到阳性病房免费为患者进行中医诊疗。基于师门积累多年的治疗经验,结合国家中医药诊疗指南,根据患者体质制定系列协定处方,同时对合适的患者积极应用中医外治疗法为感染者解除病痛,阻止患者病情向重症发展。听到患者说“喝了中药以后舒服多了”,“我今天明天还想做针灸”,看到一个个痊愈出院患者展露的笑颜,我忽然觉得身体上的疲惫都不算什么。

 

没有人生而伟大

只不过他们选择了挺身而出

他们用实际行动

践行着救死扶伤的初心使命

他们用责任与担当

筑起龙城百姓的健康防护墙

 

 

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

坚守在一线 | 今天,一起来听听工医抗疫一线医生的心里话……

预约挂号

门诊排班

就诊须知

交通路线

来访预约

医患交流
微信公众号
智慧医院